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
2023年5月14日至20日
建设节水型城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 
网站首页 水周资讯 水源保护 政策法规 节水行动 城市水周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各地集锦 社区节水 家庭节水 企业节水
校园节水 机关节水 园区节水 园林节水 节水器具 节水方法 浪费现象 海绵城市 雨水利用 污水净化 中水利用
 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园林节水
乡土节水植物挑大梁 助力北京节水型园林建设
加入时间:2020-05-09  来源:人民网  作者:尹星云
 
  为进一步助力构建节水型城市,近日,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部署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,在全市范围内落实绿地科学灌溉和雨水收集利用等多项节水措施,并发布最新版的“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”,包括乔木、灌木、草本、藤本四大类161种优良节水植物将成为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“主力军”。

  乡土节水植物成节水型园林建设“主力军”

  近年来,首都北京陆续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建设,北京的绿色越来越多,截至2019年底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%。大片的森林绿地,涵养了水源,保持了水土,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。而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,就是要把节水理念体现在绿化建设的全过程,从栽植、养护到地形营造,都要充分节约好每一滴水。

  植被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,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,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化的关键所在。据介绍,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最新版“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”是根据节水耐旱植物相关研究成果和各区养护实践经验制定,充分考虑在节水耐旱能力、观赏性、生长表现等方面具有挖掘潜力乡土植物。纳入名录的161种耐旱节水植物包括56种乔木、61种灌木、34种草本植物和10种藤本植物,以北京乡土植物为主,国槐、油松、白皮松、侧柏、银杏、山桃、山杏等北京市民的老朋友都收录在其中。流苏、栓皮栎、黄连木、车梁木等“后起之秀”也因为抗旱、皮实并且具有观赏性和适应性收录在内。这些耐旱乡土植物将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得到广泛种植,并与乡土宿根地被植物组合,结合园林绿化废弃物对林下裸露地表进行覆盖,减少灌溉次数和水土流失。树下,冷季型草坪将逐步被适宜的野花、野草等乡土植逐步替代。树坑里,还将通过覆盖木屑等有机质增加对雨水的吸收,并减少蒸腾

  科学灌溉杜绝“大水漫灌”

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告诉记者,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后期养护工作中,将用精细化管理实现科学灌溉。全市各区要根据天气情况、土壤条件、植物特性、植物需水量等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科学灌溉方案,并通过对现有节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,进一步加大喷灌、微灌、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力度。

  据了解,全市各区将加大雨水收集利用,在绿化建设中科学配置渗透井、蓄水坑和沟渠等节水设施,同时结合各类湿地建设,力争把雨水消纳在绿地中,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。同时,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在园林绿化行业得应用,城六区公共绿地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灌溉比例将不低于50%。

  据悉,在开展“开源”措施的同时,也将严格实施“节流”工作。春季是园林绿化用水高峰时期,为杜绝出现雨天灌溉、“跑”、“冒”、“滴”、“漏”、绿地水汪汪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,全市各区绿化建设部门将加强灌溉区域巡查力度,专人负责,发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将及时处理,对灌溉设施开展检查检修。市园林绿化局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取水用水法律法规,做好办理取水许可证、安装计量设施、制定用水计划、如实报送用水量等工作,落实节约用水管理责任,树立节水典型,形成园林绿化行业节水风尚。
信息、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 
水源保护  
海委部署推进河湖违法陈年积案“清零”行动
奏响黄河流域保护新强音
河北魏县全域水网建设拉开帷幕
永定河地下水位最大回升17米
做守护水资源生命线的“前锋”
保护“两江水”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
 
节水器具  
节水大有作为邢台市民发明“家用二次水冲厕装置”
节约80%的家庭用水 这套装置把家里的水用活了
无水洗车机让车容焕然一新
邢台农民发明新型节水马桶比传统马桶节水80%
节水神器+节水妙招,留住雨水有“真经”
 
节水方法  
奶奶的节水小窍门
节水20条小窍门
节约用水的方法——怎样节约用水
日常节约用水小窍门
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小窍门?
一分钟带你了解几个节水小窍门
 
浪费现象  
撞坏消防栓跑了 200余吨水浪费了
活中常见的十大浪费水现象
浪费水资源的蛮干行为
我国水资源贫乏 净水也不应以浪费水为代价
接水浇灌绿化带 路面积水 浪费水资源
净水器成“隐形”的浪费水资源机
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
通用网址:资源节约  节约网  中国节约网  中华节约网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  国家注册商标 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  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  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  
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  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  吉林省科技进步奖
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  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
吉ICP备05008513号-1